在近日出版的《吴越评〈水浒〉》中,学者吴越颠覆了历代学界权威的观点,提出了“《水浒传》是写强盗土匪及其成因”的最新见解。他甚至认为,梁山一百单八将对国家、民族、社会,特别是老百姓没做什么好事。因此,对《水浒传》的评价需要“指点迷津”,“拨乱反正”。(中国新闻网8月7日)
《水浒传》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,长期以来,人们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不一,褒贬不一。明清时代以来,人们一直认为《水浒传》写的是英雄豪杰;上世纪50年代,主流的观点认为《水浒传》写的是“农民起义”;“文革”期间,认为《水浒传》写的是“投降派”,歌颂的是投降。如今,学者吴越老先生独树一帜,向所有的历代观点提出挑战,从学术层面而言,学术争鸣无罪,学术讨论无禁区,这当然无可厚非。但是,学者吴越将《水浒传》中的人物统统看成是强盗土匪,却难免以偏概全,过于主观臆断。
大家知道,《水浒传》围绕“官逼民反”这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,表现了北宋末年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“绿林好汉”揭竿而起,聚义水泊梁山,直至接受朝廷招安,致使整个起义失败的全过程。《水浒传》讴歌了敢于与朝廷叫板的绿林英雄,揭露了封建地主官僚、流氓恶棍欺压百姓的种种劣行,揭示了封建社会“官逼民反”的深层社会根源。而作者对个性鲜明的一百单八将的成功塑造,也正是这部古典小说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根源所在。
当然,若问英雄来路,则存在着一个用怎样的历史、学术观来解构水浒人物的问题。梁山好汉中有杀人、抢劫、偷盗等前科的也的确不乏其人,就连宋江、武松等都是被封建当局通缉捉拿的要犯。而且,梁山好汉们恪守的江湖套路,也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和理性可言。也许正是因为如此,吴越老先生便为今天的读者指点迷津,断言他们都是面目狰狞的强盗土匪,其学术勇气当然非同一般,令人刮目相看。在他看来,占山为王的梁山泊团队,无疑类似当今的“黑社会犯罪团伙”,甚至个个都是百分之百的恐怖分子,这是必须“拨乱反正”的。
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吴越老先生淡忘了鲁智深、时迁等人的生存背景,居然用现代法治社会的眼光去考量他们的所作所为,乃至糊里糊涂地将封建统治阶层视作“国家”、“民族”的化身,进而以“没做什么好事”为由对梁山好汉大加讨伐。
在一般的读者看来,虽说梁山好汉们极少杀富济贪、救赎百姓,但他们以牙还牙,愤然除暴,一度对横征暴敛的封建政权构成极大的威胁。这,难道不是他们追求正义,为老百姓所做的最大的好事么?在暗无天日的封建时代,这种闹得达官贵人、流氓地痞备觉恐怖的“强盗土匪”,固然不能解民于倒悬,但对普罗大众而言,这号人多一点至少不是什么坏事罢。
今年初,时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位副署长在一次会议上严肃指出,应严厉打击文化垃圾。什么是文化垃圾?标准在于它对社会和子孙是否有害。(北京娱乐信报1月7日)一些学者专家任意颠覆历史经典著作的内涵,将小说塑造的草根英雄诬为强盗土匪,所起的误导、有害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评论